Home
Flashcards
Preview
院感习题 多选
Home
Get App
Take Quiz
Create
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指采样监测为消毒合格的是( )
A、细菌总数≤5cfu/cm
2
B、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C、未检出大肠杆菌
D、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E、细菌总数≤10cfu/cm
2
A B C D
设置隔离室的目的正确的是( )
A、将患者和易感者分开
B、减少病原体经任何途径的传播机会
C、控制患者的症状,减轻痛苦
D、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执行隔离常规
E、便于观察和护理
A B D
从医疗护理角度讲戴手套的作用正确的是( )
A、手套可减少患者身上的微生物传播给医务人员的可能性
B、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患者的可能性
C、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成为传播微生物的媒介
D、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将从患者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E、戴手套后可以不必洗手
A B C D
可证实医院感染存在流行或暴发流行的是( )
A、罹患率显著高于医务护理单元历年医院感染的一般水平(3倍以上)
B、罹患率显著高于医务护理单元历年医院感染的一般水平20%以上
C、罹患率显著高于医务护理单元历年医院感染的一般水平50%以上
D、短期内出现同源感染3例以上
E、一年内出现同源感染3例以下
A D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必须符合哪些标准? ( )
A、简单
B、灵活
C、易于接受
D、一致性
E、敏感
A B C D E
属于疾病分类隔离预防(A系统)的优点是( )
A、简单,易掌握
B、不需很多临床资料便可决定何种隔离
C、只需掌握7种隔离常规
D、因病而异,减少某些病不需要的隔离措施
E、节约费用
A B C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正确的是( )
A、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B、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C、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D、针对有传染性患者的病原菌感染的预防
E、针对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菌感染的预防
A B C
医院洗手设备的要求正确的是( )
A、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流动水洗手设施
B、开关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C、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液体皂
D、可选用纸巾、烘干机、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
E、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
A B C D E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理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
A、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
B、能够焚烧的,应及时焚烧
C、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D、有利用价值的,消毒后送废品收购站
E、无利用价值的又不能焚烧的,则按垃圾处理
A B C
影响SARS传播的社会因素是( )
A、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
B、卫生条件差
C、地理条件
D、气象条件如低温
E、不良的卫生习惯
A B E
下列属于重点监测部门的是( )
A、传染病房
B、手术室、ICU
C、产房、母婴室、新生儿室
D、骨髓移植室
E、血透室
B C D E
常规手消毒剂一般不提倡用( )
A、过氧乙酸
B、75%乙醇
C、0.5%碘伏
D、洗必泰一醇
E、含氯消毒剂
A E
使用隔离的指征正确的是( )
A、患者有高度传染性疾病
B、患者的卫生状况很差
C、患者带有某些有特殊临床及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
D、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E、有病情危重的老年患者
A B C
医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要求正确的是( )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B、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cm
2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C、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cm
2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D、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cm
2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E、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cm
2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A B E
需要每月进行医疗环境卫生学监测的部门是( )
A、手术室、ICU、产房
B、母婴室、新生儿室
C、骨髓移植室、血透室
D、治疗室、换药室
E、儿科病房
A B C D
关于医院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存放要求正确的是( )
A、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
B、距地面≥20cm
C、距墙壁≥5cm
D、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放至使用科室
E、领用时仔细查对
A B C D
母婴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正确的是( )
A、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B、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
C、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
D、婴儿生活、治疗用品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
E、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
A B C D E
艾滋病的主要机会性感染有( )
A、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B、念珠菌食道炎
C、隐球菌病,弓形虫病
D、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E、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A B C D E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登记的内容包括( )
A、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C、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D、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E、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A B C D E
传染科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正确的是( )
A、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
B、挂号、候诊、取药、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
C、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
D、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E、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和备有手消毒设施
A B C D E
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不同内镜的时间要求正确的是( )
A、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min
B、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min
C、结核杆菌、其他分支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80min
D、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4h
E、每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必须于当日开诊前进行再次消毒,浸泡时间不少于20min
A E
最常用的手消毒剂有( )
A、过氧乙酸
B、75%乙醇
C、0.5%碘伏
D、洗必泰一醇
E、2%碘酊
B C D
医院工作中洗手指征正确的是( )
A、在进入和离开病房前洗手
B、处理干净的物品前,处理污染的物品后洗手
C、在高危病房中接触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前、后不必洗手
D、与任何患者长时间和密切接触后洗手
E、护理特殊易感患者前、后及在接触伤口前、后洗手
A B D E
医院感染病例的调查收集资料时需注意( )
A、首先确定调查目标
B、积极发挥感染控制专职人员(ICP)的作用
C、简化资料收集量,收集的资料仅限于调查目的所需
D、注意分母
E、重视分子,轻分母
A B C D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消毒灭菌原则( )
A、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B、接触皮肤和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C、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D、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E、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A B C D E
内源性医院感染一般有( )
A、细菌寄居部位的改变
B、宿主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C、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
D、环境污染或飞沫传播
E、潜在感染活化:如疱疹病毒、结核等
A B C E
需要随时进行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情况是( )
A、手术室等重点部门
B、怀疑医院感染流行与医院环境有关
C、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与医院环境有关
D、在医院其他部门,怀疑医院感染的流行与医院环境有关
E、医院骨髓移植室和血透室
B C D
潜在污染区包括 ( )
A、医务人员办公室
B、治疗室
C、配餐间
D、护士站
E、处置室
A B D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其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管理要求正确的是( )
A、导管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
B、用过的各类导管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用高压水枪冲洗
C、用含酶类清洗液浸泡、清洗,蒸馏水高压冲洗,高压气枪干燥
D、用密封袋密封,环氧乙烷灭菌,监测合格,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期
E、传染患者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A B C D E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是( )
A、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等必须灭菌
B、腹腔镜、宫腔镜等必须进行高水平消毒
C、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D、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等进行高水平消毒
E、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可用低效消毒方法
A C D
下列哪些情况是医院感染( )
A、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性虫病、水痘等。
B、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C、肺结核引起的脓胸。
D、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E、胸腔手术后病人出现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
B E
关于物品消毒灭菌正确的是( ):
A、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
B 、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C、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
D、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A B C D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由那些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
A.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临床相关科室
B.检验科、药剂科
C.供应室、手术室、预防保健科
D.设备科、后勤科室
E.人事科、保卫科
A B C D
根据医用物品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 )
A.高度危险物品
B.中度危险物品
C.低度危险物品
D.无菌物品
A B C
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灭菌剂( )
A.2%戊二醛
B.0.5%过氧乙酸
C.含氯消毒剂
D.75%酒精
A B
输血相关感染有( )
A.艾滋病、梅毒
B.疟疾
C.乙肝、丙肝、戊肝
D.巨细胞病毒
E.甲肝、丙肝、戊肝
A B C D
采用呼吸道隔离的疾病有( )
A、麻疹
B、腮腺炎
C、流脑
D、甲肝
A B C
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
A.感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A B C
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
A、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行介人治疗前后
B、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C、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
D、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A B C D
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
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消毒隔离
E、禁止院内吸烟
A B C D
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 )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使用激素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A B D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适应症( )
A、所有一类(清洁切口)切口均需使用抗生素预防
B、二类(清洁-污染切口)切口及三类(污染)切口
C、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D、清洁大手术时间长、创伤面大
E、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B C D E
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包括 ( )
A.空气
B.物体表面
C.医护人员手
D.消毒液
E.医疗器械
A B C
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有 (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营养不良者
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D.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者;
E.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手术时间长者;
A B C D E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包括 ( )
A.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B.医院感染管理科
C.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D.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
E. 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护士
A B C D E
极高危险区域包括( )
A、感染疾病科
B、手术室
C、重症监护室
D、器官移植病房
E、普通病房
B C D
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常见有以下几种( )
A、血液及血制品
B、输液制品
C、药品及药液
D、诊疗器械和设备
E、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
A B C D E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措施包括:( )
A、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B、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C、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D、严格医疗废物管理(隔离用物和一次性用物均为感染性废物,严格按医疗垃圾处置)
E、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A B C D E
B-D试验监测方法哪些正确?( )
A、B-D测试纸观察颜色均匀一致变色,说明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
B、使用专用B-D测试纸,建议用胶带纸贴成“米”字型,以免降低其敏感性。
C、B-D试验的结果只能说明排除冷空气的效果
D、B-D试验只适用于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检测。
E、B-D试验只适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检测。
A C E
隔离病房应有隔离标识,下例哪些正确?
( )
A、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
B、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
C、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D、红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E、蓝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
A B C
母婴同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工作人员手不得检出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 ( )
A.溶血性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
D.沙门菌
E、铜绿假单胞菌
A B C D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A B C D E
SARS的治疗原则。( )
A、对症支持治疗
B、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为主
C、采用飞沫传播隔离
D、多种药物(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长期大剂量地联合应用
E、避免多种药物(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长期大剂量地联合应用。
A B E
医院感染法规规章颁布实施时间,下列正确的是 ( )。
A、《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
B、《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2004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发)。
C、《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发)。
D、《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2004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发)。
A B C D
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 )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B、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C、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D、采血针
E、废弃的被服。
A B C E
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
A、手感潮湿
B、与潮湿物接触
C、在有效期内
D、包装松散
A B D
人类感染( )称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A、H5N2
B、H5N1
C、H9N2
D、H7N7
B C D
下列情况可考虑预防用药的是( )
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
C、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瓣膜植入
D、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A B C D
灭活朊毒体的方法有( )
A、长时间的压力蒸汽处理
B、氢氧化钠溶液浸泡
C、先后以氢氧化钠和压力蒸汽处理
A B C
下列耐药菌名称缩写正确的有( )
A、MRS—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
B、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C、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D、PRSP—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A B C D
什么情况下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要求2h内进行报告( )
A、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C、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A B C
什么情况下的医院感染爆发应于12h内报告( )
A、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B、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A B C
器械的去污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 )
A、分类、浸泡
B、清洗
C、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
D、干燥
A B C D
锐器伤处理步骤正确的是( )
A、保持镇静
B、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C、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污染的程度
D、流动的干净水冲洗
E、碘酒、酒精消毒受伤部
A B C D E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
A、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C、暴露源种类
D、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E、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
F、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A B C D E F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属最为常见的有( )
A、柯萨奇病毒
B、肠道病毒71型EV71
C、埃可病毒Echo
A B C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有( )
A、粪口传播
B、呼吸道飞沫
C、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A B C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
A、医疗废物的来源
B、医疗废物的种类
C、医疗废物的重量、数量
D、医疗废物的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A B C D
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的处理原则是 ( )
A、处置后进行就地(诊室或病室)隔离
B、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C、不得进入换药室
D、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
E、及时焚烧处理
A B C D E
内窥镜工作人员操作的要求有( )
A、操作和清洗内窥镜时应穿防渗透工作外衣
B、操作和清洗内窥镜时应戴橡胶手套
C、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防护镜和面罩
D、工作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
E、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A B C D E
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C、麻疹、狂犬病
D、百日咳、淋病、梅毒
E、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
A B C D
下列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有( )
A、肺结核
B、疟疾
C、风疹
D、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E、丝虫病
C D E
下列哪些乙类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报告( )
A、肺炭疽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脊髓灰质炎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A B C D
下列属于污染区的是( )
A、病室
B、处置室
C、护士站
D、办公室
E、值班室
A B
下列哪些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
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时
A B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Ⅰ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
2
B、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
2
C、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
2
D、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
2
A B C D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有( )
A、百日咳
B、白喉
C、病理性腮腺炎
D、乙肝
A B C
传染病人隔离措施包括( )
A、应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
B、病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C、各区应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池
D、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
E、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
F、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1.1cm。
A B C D E F
肝功能衰竭患者宜避免使用( )
A、红霉素
B、四环素
C、两性霉素B
D、青霉素类
A B C
肾功能衰竭患者禁止使用( )
A、氨基糖苷类
B、多粘菌素
C、万古霉素
D、青霉素类
A B C
非淋菌尿道炎宜选用( )
A、多西环素
B、大环内酯类
C、氟喹诺酮类
A B C
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选用( )
A、四环素
B、红霉素
C、氯霉素
A B C
哪几类抗菌药物属于杀菌剂( )
A、青霉素
B、头孢菌素类
C、万古霉素类
D、杆菌肽
E、氨基糖苷类
A B C D E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B、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C、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D、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E、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1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A B C D
下列关于软式内镜清洗与消毒正确的是( )
A、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管、吸引瓶、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mg/L的过氧乙酸擦拭。
B、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C、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D、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A B C D
艾滋病职业暴露源的分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低传染性:病毒载量水平低、无症状或高CD4水平。
B、中传染性:病毒载量水平低、无症状或高CD4水平。
C、高传染性:病毒载量水平高、AIDS晚期、原发性HIV感染、低CD4水平。
D、暴露源情况不明:暴露源所处的病程阶段不明、暴露源是否为HIV感染,的器械或物品所带的病毒含量不明。
A C D
艾滋病职业暴露程度分级。( )
A、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粘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B、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非大型空心针或深部穿刺针)。
C、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视的血液。
D、四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视的血液。
A B C
以下哪些物品属于化学性废物?( )
A、影像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B、废弃的过氧乙酸
C、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D、废弃的戊二醛消毒剂
E、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A B C D E
89、医疗卫生机构应为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有哪些?( )
A、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B、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C、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D、宣传有关知识
E、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A B C
根据《艾滋病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医疗机构有下列哪些情形,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及其他严重后果的,可以对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机构或者责任人员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未遵守标准防护原则,或者未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或者医源性感染
B.推诿、拒绝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其他疾病,或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未提供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
C.未按照规定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
D.对临时应急采集的血液未进行艾滋病检测,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未进行核查,或者将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用于临床
E.未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A B C D E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A B C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 )报告
A、内容
B、程序
C、方式
D、地点
E、时限
A B C E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 )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A、宣教
B、检验
C、采集样本
D、隔离治疗
E、调查
B C D E
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危险因素的( )等工作。
A、监测
B、采样
C、消毒、隔离
D、医疗废物处置
E、安全防护
A C D E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 )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A、采集
B、保藏
C、携带
D、运输
E、使用
A B C D E
医疗机构的( )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A、基本标准
B、建筑设计
C、服务理念
D、服务流程
A B D
医疗机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B、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
C、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
D、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
E、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
A B C D E
外科清洁手术,在哪些情况下可考虑进行预防性用药( )
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C、异物植入手术
D、高龄或免疫缺陷者
E、手术范围大,时间短,污染机会增加
A B C D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等特点,将抗菌药物分为( )类,进行分级管理。
A、非限制使用
B、限制使用
C、普通使用
D、特殊使用
E、按申请使用
A B D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
A、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B、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C、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
D、凡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都必须灭菌
E、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必须达到消毒
A B C E
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中必须填的有( )
A、年龄
B、性别
C、科室
D、感染日期
E、感染部位
A B C D E
感染性腹泻诊断包括哪些?( )
A、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B、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C、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D、咳嗽、心悸、咳痰
E、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
A B C
尿路感染的诊断,下面那些是正确的( )
A、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B、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病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C、尿检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病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D、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
4
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
5
cfu/ml
E、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管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
4
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
5
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
A B C D E
Author
telcontar
ID
72389
Card Set
院感习题 多选
Description
院感习题 多选题
Updated
2011-03-13T07:48:25Z
Show Answers
Home
Flashcards
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