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Flashcards
Preview
院感习题 单选
Home
Get App
Take Quiz
Create
下列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B.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为入院48h后发生者属医院感染
C.由于物理化学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反应
D.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E.感染病灶自然扩散
B
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和潜在性感染
D.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E.采用选择性脱污染措施,减少内源性感染
B
目前医院内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住院患者
B.工作人员
C.陪护人员
D.探视人员
E.门诊患者
A
关于各种危险性物品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 B.凡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
C.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部分内窥镜必须达到高效消毒
D.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方法
E.而便器、卫生洁具等物品则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
E
关于使用中的灭菌剂的监测正确的是( )
A.生物监测每周两次 B.生物监测每天一次 C.生物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D.化学监测每月一次 E.灭菌后的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E
普通手术室医护人员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应( )
A.≤5cfu/cm
2
B.≤10cfu/cm
2
C.≤15cfu/cm
2
D.≤200cfu/cm
2
E.≤500cfu/cm
2
A
B-D试验只适用于( )
A.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检测
B.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
C.流动蒸汽灭菌器的监测
D.环氧乙烷灭菌器的监测
E.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时
B
飞沫隔离的标志是( )
A.黄色标志
B.棕色标志
C.灰色标志
D.绿色标志
E.粉色标志
E
需要采取空气隔离的疾病是( )
A.乙型肝炎
B.艾滋病
C.梅毒
D.肺结核
D
对到传染病室探视的亲友应注意的事项哪些不对( )
A.对于有感染指征的来访者,一律谢绝探视
B.探视者在进入隔离室前要先报告值班护士 C.对于有感染指征的患者,应尽量控制和减少探视
D.医务人员应指导和监督探视者按规定进行隔离
E.积极向探视者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保护探视者不受感染
A
SARS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包括:( )
A、呼吸系统症状:可有咳嗽、少痰 B、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C、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D、肺部体征明显
D
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浸泡时间应不少于( )
A.10h
B.4h
C.60min
D. 30 min
E.10 min
E
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科应在( )内报告医院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
A.48h
B.36h
C.24h
D.12h
E.6h
C
医院发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 )
A.立即停止使用,与供应商联系进行退、换货处理
B.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医院管理部门进行退、换货处理
C.可继续使用,但应注意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D.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E.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医院管理部门,就地销毁不合格产品
D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中血管内装置感染,已证实有效的措施错误的是( )
A.所有导管均应为密闭系统并限制插管的持续时间
B.局部皮肤准备,插管时的无菌技术,疑有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
C.中心血管导管插管时外科灭菌
D.限制敷料更换的频率,短期使用抗生素包裹的导管,限制插管时间
E.抗微生物药膏用于皮肤准备
E
为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新生儿病房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应少于( )
A.5m
2
B.4m
2
C.3m
2
D.2m
2
E.1m
2
C
传染病房每间病室的病人数不应超过( )
A.6人
B.5人
C.4人
D.3人
E.2人
C
下列关于禽流感的描述不对的是( )
A.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B.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
C.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
D.属甲类传染病之一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D
SARS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
A.SARS患者
B.SARS病毒携带者
C.SARS感染的动物
D.携带SARS的动物
E.污染的环境
A
需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
B.麻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C.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E.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A
隔离区的工作人员应每天监测体温几次,体温超过--°C应及时就诊( )
A、1、38
B、2、37.5
C、3、38
D、3 、38.5
B
WHO认为医院监测的最终目标是( )
A.为了减少医院感染和由此所造成的损失
B.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获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C.建立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基线
D.利用调查资料说服医务人员遵守感染控制规范与指南
E.评价效果,调整和修改感染控制规范
A
下列概念中不正确的是( )
A.医院感染发病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住院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的频率
B.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C.医院感染流行是某医院、某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
D.医院感染散发是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病人中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E.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是指医院、某科室的医院感染持续流行,长时间不能控制
E
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 )
A.受到一定量病菌污染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B.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的物品
C.进入无菌组织或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物品
D.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的物品
E.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物品
C
关于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要求正确的是( )
A.工艺监测每天进行
B.化学监测每包进行
C.B-D试验每天灭菌后进行
D.B-D试验每锅进行
B
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应( )
A.≤500cfu/m
3
B.≤200cfu/m
3
C.≤15cfu/m
3
D.≤10cfu/m
3
E.≤5cfu/m
3
D
使用中消毒液细菌菌落总数应 ( )
A.≤200cfu/ml
B.≤100cfu/ml
C.≤15cfu/ml
D.≤10cfu/ml
E.≤5cfu/ml
B
空气隔离的标志是( )
A.红色标志
B.棕色标志
C.黄色标志
D.绿色标志
E.灰色标志
C
需要采取接触隔离的疾病是( )
A.肺结核
B.艾滋病
C.百日咳
D.百喉
B
医院消毒工作包括 ( )
A、清洁
B、清洁、消毒、灭菌
C、消毒
D、灭菌
B
支气管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浸泡时间应不少于( )
A.120min
B.60 min
C.30 min
D. 20 min
E.10 min
D
标准预防针对体内物质的隔离预防不包括( )
A.血液
B.体液
C.汗液
D.排泄物
E.分泌物
C
从医疗护理角度讲戴手套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手套可减少患者身上的微生物传播给医务人员的可能性
B.手套可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患者的可能性
C.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成为传播微生物的媒介
D.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将从患者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E.戴手套后可以不必洗手
E
医院工作中洗手指征不正确的是( )
A.在进入和离开病房前洗手
B.处理干净的物品前,处理污染的物品后洗手
C.在高危病房中接触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前、后不必洗手
D.与任何患者长时间和密切接触伤口前、后洗手
E.护理特殊易感患者前、后及在接触伤口前、后洗手
C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的处理正确的是( )
A.进行消毒、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
B.经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
C.集中管理,统一交废品公司回收利用
D.经管理部位统一进行消毒处理后可重复使用
E.先浸泡,再清洗,然后再进行灭菌处理
A
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灭菌方法为( )
A.环氧乙烷熏蒸灭菌
B.压力蒸汽灭菌
C.等离子体灭菌
D.化学方法进行浸泡灭菌
E.煮沸消毒
B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中泌尿道感染已证实有效的措施是( )
A.全身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B.膀胱冲洗或灭菌生理盐水或抗生素冲洗
C.限制插管时间,插入时的无菌技术,保持密闭引流
D.引流袋内加入抗菌剂,抗微生物药物包裹的导尿管
E.每天灭菌剂清洁会阴
C
为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新生儿病房床位之间的间距不少于( )
A.100cm
B.90cm
C.80cm
D.70cm
E.60cm
A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最迟不超过( )
A.72h
B.48h
C.24h
D.12h
E.4h
C
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是( )
A.接触传播
B.飞沫传播
C.气溶胶传播
D.血液-体液传播
E.空气传播
B
下列不属于内源性感染情况的是( )
A.寄居部位的改变
B.宿主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C.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
D.通过空气或水源的感染
E.潜在感染活化:如疱疹病毒、结核等
D
医院感染的病原特点不对的是( )
A.90%为条件致病微生物,少数为致病微生物
B.一种病原引起多部位感染或一个部位有多种细菌感染
C.近年来G-杆菌中非发酵菌和G+中的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真菌下降趋势
D.多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
E.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病原谱广,病原随抗生素应用或免疫功能缺损程度而有变迁
C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必须符合的标准不正确的是( )
A.将成本和工作量减到最低程度,通过及时反馈促进各科室参与监测
B.灵活,按允许适时改变
C.易于接受
D.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监测方法
E.普遍适应
E
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是( )
A.手术器械和用品
B.体温表
C.呼吸机管道
D.胃肠道内窥镜和气管镜
E.麻醉机管道
A
关于朊毒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疯牛病的病原体
B.人克-雅病的病原体
C.对理化因子的耐受力弱
D.暂未被列入常规消毒与灭菌中必须考虑对象
E.长时间的压力蒸汽处理效果较好
C
普通病房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应( )
A.≤500cfu/cm
2
B.≤200cfu/cm
2
C.≤15cfu/cm
2
D.≤10cfu/cm
2
E.≤5cfu/cm
2
D
关于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消毒效果监测正确的是( )
A.新灯照射强度≥100uW/cm
2
为合格
B .新灯照射强度≥90uW/cm
2
为合格
C.新灯照射强度≥80uW/cm
2
为合格
D.新灯照射强度≥70uW/cm
2
为合格
E.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60uW/cm
2
为合格
B
接触隔离应用的标志是( )
A.蓝色标志
B.棕色标志
C.黄色标志
D.绿色标志
E.灰色标志
A
需要采取飞沫隔离的疾病是( )
A.肺结核
B.艾滋病
C.器官移植者
D.肺鼠疫
E.百日咳
E
HICPAC隔离预防指南第一部分最重要,主要是指对所有患者均实施
A.基础隔离
B.标准预防
C.接触隔离
D.空气隔离
E.飞沫隔离
B
终末消毒是指( )
A、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点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B、指对医院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
C、指对医院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
D、杀灭或抑制活体组织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组织感染
A
在医院感染流行或流行得到证实后,医院应在( )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位
A.48h
B.36h
C.24h
D.12h
E.6h
C
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流行趋势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的第一步是( )
A.查找感染源
B.证实流行或暴发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D.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
E.制定防范措施
B
对患者或怀疑患者传染病的产妇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 )
A.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B.放入红色塑料袋内,密封后丢弃
C.放入黑色塑料袋内,按垃圾处理
D.放入黑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E.放入白色塑料袋内,标记处理
A
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中手术部位感染已证实有效的措施不对的是( )
A.清洁的手术环境
B.工作人员装束和手术室的无菌操作
C.术前淋浴和患者局部皮肤准备
D.合理的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和外科伤口监测
E.熏蒸消毒,术前剃毛
E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每张床位占地面积的要求是不少于一般新生儿床位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B
传染病房两病床之间的距离应( )
A.≥2.0m
B. ≥1.5m
C.≥1.2m
D.≥1.1m
E.≥1.0m
D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是卫生部于( )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E.2001年
C
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使用后正确的做法是( )
A.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应重新套上针头套
C.使用后用手直接分离针头
D.使用后先浸泡再用手直接分离针头
E.使用后的针头连同注射器丢入医用垃圾桶内处理
A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最好在几小时内实施( )
A.24h
B.12h
C.8h
D.4h
E.2h
D
耐药性是指( )
A.因连续用药,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B.因连续用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C.病人对药物产生了精神依赖性
D.病人对药物产生了躯体依赖性
E.以上均不是
A
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是( )
A.苯唑西林
B.氨苄西林
C.阿莫西林
D.羧苄西林
E.哌拉西林
A
对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选用( )
A.肾上腺素
B.糖皮质激素
C.苯海拉明
D.青霉素酶
E.苯巴比妥
A
青霉素最适合于治疗下列哪种细菌的感染( )
A.肺炎杆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绿脓杆菌
D.伤寒杆菌
E.大肠杆菌
B
抗绿脓杆菌最强的头孢菌素是( )
A.头孢哌酮
B.头孢孟多
C.头孢他定
D.头孢氨苄
E.头孢唑啉
C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下述哪类细菌无效( )
A.革兰氏阳性球、杆菌
B.革兰氏阴性球菌
C.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D.军团菌
E.衣原体、支原体
C
氨基糖苷类与呋噻米联用可导致( )
A.增加肾脏毒性
B.增加耳毒性
C.增强抗菌作用
D.延缓耐药性发生
E.可致呼吸抵制
B
氨基糖苷类与骨骼肌松弛药联用可导致( )
A.增加肾脏毒性
B.增加耳毒性
C.增强抗菌作用
D.延缓耐药性发生
E.可致呼吸抵制
E
下列四环素类抗生素中,哪种药物抗菌作用最强( )
A.四环素
B.土霉素
C.美他环素
D.多西环素
E.米诺环素
E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为( )
A、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B、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四氢叶酸合成酶
D、抑制四氢叶酸还原酶
E、抑制DNA螺旋酶
A
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是( )
A、磺胺异恶唑
B、磺胺嘧啶
C、磺胺甲恶唑
D、磺胺甲氧嘧啶
E、柳氮磺吡啶
B
呋喃妥因的主要临床用途是( )
A、敏感菌所致的肠道感染
B、敏感菌所致的肺部感染
C、敏感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D、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统感染
E、敏感菌所致的全身感染
D
呋喃唑酮的主要临床用途是( )
A、肠炎和菌痢
B、尿道感染
C、伤寒和副伤寒
D、霍乱
E、消化性溃疡
A
绿脓杆菌感染不能选用的药物有( )
A、羧苄西林
B、阿洛西林
C、头孢他啶
D、多粘菌素
E、四环素
E
对厌氧菌感染无效的药物是( )
A、林可霉素
B、头孢噻肟
C、氟哌酸
D、甲硝唑
E、氧氟沙星
C
发生在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 )
A、长期卧床
B、留置导尿管
C、膀胱镜检查
D、膀胱内注药
B
目前胃镜消毒首选的消毒剂是( )
A、84消毒液
B、洗必泰
C、2%戊二醛
D、新洁尔灭
E、乙醇
C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 )
A、收集
B、运送
C、贮存
D、处置
E、监督管理
F、以上都是
G、以上都不是
F
下列哪种情况下不是医院感染( )
A、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计算起,超过其常规潜伏期而发生的感染
B、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小时以后者
C、病人发生的感染是上次住院期间获得的
D、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又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症的迁移病灶)
E、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E
医院污物的处理原则错误的是( )
A、防止污染扩散
B、分类收集
C、分别处理
D、少量医疗垃圾可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E、尽可能采用焚烧处理
D
医务人员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不少于多少学时?( )
A. 15学时
B. 3学时
C. 6学时
D. 9学时
C.
有关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术前使用抗生素时间短感染危险性高
B、手术前使用抗生素时间长感染危险性高
C、侵入手术切口的细菌毒力强感染危险性高
D、手术部位剃毛的感染危险性低
E、手术前住院时间长感染危险性高
E
下列细菌是目前医院感染常见的细菌,但除外( )
A、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沙门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克雷伯肺炎杆菌
C
输液反应中属于医院感染的有( )
A、由液体或输液管路中的毒素引起的发热
B、由于液体被细菌污染引起的发热
C、由于输注液体中药物引起的发热
D、由于输液管中的内毒素引起的发热
E、由于输液的血管导管的感染引起的发热
B
急诊床间距不少于( )
A、1m
B、1.1m
C、1.2m
D、1.3m
C
关于锐器伤的预防,错误的是( )
A、如不慎发生锐器伤,应立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B、对发生锐器伤者进行血源性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C、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一周内注射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
D、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E、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血液乙肝标志阴性者按规定接种乙肝疫苗
C
细菌耐药最常见的机制是( )
A、产生抗生素灭活酶
B、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C、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D、细菌细胞膜渗透性改变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细菌细胞
E、细菌细胞将抗菌药物排除细胞外
A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配备,1000张床位以上的大型医院不得少于( )
A、2人
B、3人
C、5人
D、7人
C
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是( )
A、部分医院感染是可预防的
B、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C、医院感染一定是由于消毒隔离缺陷所致
D、内源性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E、滥用抗菌药物可至二重感染
C
怀疑医院感染病例取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查时不正确的是( )
A、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送标本
B、为节药经费,在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取标本做病原体检查
C、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
D、收到标本后及时检查
E、尽可能做到涂片检查与病原体培养相结合
B
洗手时每个步骤至少搓擦 ( )
A、2次
B、4次
C、5次
D、6次
C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小时( )
A、3-4小时
B、4-6小时
C、6-8小时
D、8-10小时
C
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三级防护适用于( )
A. 发热门(急)诊
B. 隔离留观室
C. 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C.
床单位首选消毒方法为( )
A.日光曝晒
B、紫外线照射消毒
C、床单位臭氧消毒器消毒
D、甲醛薰蒸
C
置于无菌储槽中的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D
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A
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按医用物品的危险度应属于哪一类( )
A. 中度危险用品
B. 低度危险用品
C. 高度危险用品
C.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或既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也未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处以罚款( )
A、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B、5000元以上1万以下
C、一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下
C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 )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A、4小时
B、8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
C
配制过氧乙酸原液,甲液和乙液的配制比例分别是( )
A、3:4
B、5:4
C、4:5
D、5:5
B
2%戊二醛用于体腔内植入物的灭菌需多长时间?( )
A、30分钟
B、15分钟
C、4小时
D、10小时
D
以下哪种物品不属于病理性废物?( )
A、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
D、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B
以下哪类物品不属于药物性废物?( )
A、废弃的一般性药品;
B、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
C、菌种、毒种保存液;
D、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
C
病人使用过的吸氧面罩属于哪种医疗废物?( )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一次性废物
A
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时,以下哪项不正确?( )
A、医疗废物应置于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B、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C、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D、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A
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垃圾中
A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
A、2/4时;
B、3/4时;
C、2/3时;
D、3/5时
B
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几天?( )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B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以下哪个单位处置?( )
A、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B、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C、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D、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D
医疗卫生机构内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的资料至少保存多少年?( )
A、1年;
B、3年;
C、2年;
D、半年
B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为( ),灭菌质量监测记录和记录的保存期为( )
A、≤6月, ≥3年
B、≥6月, ≥3年
C、≥1年, ≥3年
D、≤3月, ≤2年
B
出现突发性医院感染,临床科室应立即报告院感科,请问责任报告人是谁?( )
A、护士长
B、科主任
C、监控护士
D、监控医生
B
伤口的分类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清洁伤口(Ⅰ)
B、清洁污染伤口(Ⅱ)
C、污染伤口(Ⅲ)
D、感染伤口
D
下列症状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是( )
A、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B、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
C、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D、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A
哪条不是表浅切口感染( )
A、红、肿
B、热、痛
C、脓性分泌物
D、以上都不是
D
骨髓炎的诊断哪条不符( )
A、病人有局部肿块、触痛、发热或感染灶有引流物
B、咳嗽、流鼻涕
C、骨髓培养出病原体
D、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
B
多重耐药菌是指
A、一类或一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B、二类或二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C、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D、四类或四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C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多长时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株及其药敏情况
A、至少半年
B、至少一年
C、至少一年半
D、至少二年
A
开胸心脏按压属于哪类切口? A、清洁切口
B、清洁—污染切口
C、污染切口
D、感染切口
C
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 )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36小时内
D、48小时内
E、72小时内
D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 A、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24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B、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C、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72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D、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一个星期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B
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 )应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 A、G+球菌菌落数≥105cfu/ml,G-杆菌菌落数≥105cfu/ml
B、G+球菌菌落数≥105cfu/ml,G-杆菌菌落数≥104cfu/ml
C、G+球菌菌落数≥104cfu/ml,G-杆菌菌落数≥105cfu/ml
D、G+球菌菌落数≥105cfu/ml,G-杆菌菌落数≥103cfu/ml
C
下列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A、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B、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同时出现6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感染病例现象。
C、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D、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
E、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B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属哪类切口?
A、清洁切口
B、清洁—污染切口
C、污染切口
D、感染切口
D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 )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36小时内
D、48小时内
E、72小时内
D
Author
telcontar
ID
72366
Card Set
院感习题 单选
Description
医院感染习题
Updated
2011-12-17T06:09:40Z
Show Answers
Home
Flashcards
Preview